一、字
1、重难点生字
警惕 蓬勃 磅礴 玻璃 咳嗽 悬崖 魁梧 倔强
蒙眬 蜷缩 激励 消逝 刚毅 默契 追悼 劫难
轻蔑 严峻 妥协
2、正确辨别和改正错别字
不要多一笔:妄 曳 喉 挠 抒 悬 腻
不要少一笔:皆 梁 绒 吏 蔑
3、找出词中和句子中的错别字。
昂首廷胸( ) 居高监下( ) 自做自受( )
无与仑比( ) 不可名壮( ) 饱禁风霜( )
4、本册书中的多音字有:
翘 期 屏 磅 累 称 倔 强 埋 冠 角 吗 哄 勒 泡 囊 骨
考试形式:选出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,再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。
如:看到电视屏(píng bǐng )幕里的李小双捧着冠(guān guàn)军奖杯,我知道这次胜利都与他倔(jué juè )强的性格有关。
屏: 冠: 倔:
二、词语:
要点:
1、能够理解和运用学过的词语。
2、能够从意义、感情色彩及使用范围等方面辨析和运用常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。
3、理解“一词多义”和“一义多词”的语言现象,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定词语的意思。
4、能正确将一些常用词语按其意思、性质或用途进行归类、搭配、排列。
检测方式:
1、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含义:
( )经风霜 :
( )( )吞枣 :
2、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。(以四字词语或成语为主要复习内容)
低(吟 )浅唱 倾诉(衷)肠 弱不(禁)风 挥(洒 )自如 惊(心)动(魄) 深(思)熟(虑) (特)立(独)行 张(冠)李(戴)
3、按要求把下面的成语分类。
聚精会神 亡羊补牢 夸夸其谈 深思熟虑 忍辱负重 囫囵吞枣
褒义词:
贬义词:
4、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。
1.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。 (忐忑不安)
2.形容兴趣浓厚,情绪很高。(兴致勃勃)
5、查字典:主要检测方式为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或者部首查字法查生字。
(1)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。
负:①背(bēi);②担负;③依靠;④遭受;⑤享有;⑥亏欠;⑦背弃;⑧失败,与“赢”相对
1、忘恩负义的人不值得继续交往。 ( )
2、风景秀丽的黄山久负盛名。 ( )
3、两个人斗了十来个回合不分胜负。 ( )
4、这个工厂因为没有管理好,负债累累。 ( )
5、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流传至今。 ( )
6、敌人负险固守,我们应智取。 ( )
7、班长身负重任,仍然战斗在火线上。 ( )
(2)还可以先进行音序查字法、部首查字法的检测,再分析带点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理解。
7、关联词
常见的关联词有(可不必弄清关联词的种类)
选择关系:不是……就是…… 宁可……也不…… 与其……不如……
转折关系:虽然……但是…… 尽管…...也…… 尽管……但是……
递进关系:不但……而且…… 不仅……还…… 不仅……而且……
并列关系:一边……一边…… 既……又…… 不是……而是……
假设关系:如果……就…… 即使……也…… 假如……那么……
条件关系:只要……就…… 只有……才…… 无论……都……
因果关系:既然……就…… 因为……所以….. 之所以……是因为……
(1)关联词填空
(2)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
三、句子
要点:
1、通过“抓关键词、结合语境、结合时代背景、揣摩表达方式、表现手法”等理解句子的意思及含义。
2、能掌握和运用常用的句式,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。
3、能指出句中结构不完整、用词不当、词序颠倒、重啰嗦、前后矛盾、不合事理等毛病,并能运用修改符号进行改正。
4、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。
5、能正确使用学过的常用标点符号。
6、扩句和缩句。
检测方式:
1、把被句、反问与陈述互换。
2、直述句变成第三人称转述句。
如:妈妈对我说:“明天我要上班,你去外婆家做作业。”(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)
3、双重否定与陈述句的互换。
如:我不能不佩服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。(换一种说法,意思不变)
4、改病句
古诗
要点:
1、古诗:能默写有名的诗句,知道出自哪首诗,作者及朝代;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。
本册要求背诵并默写的古诗:《古诗二首》P32,《古诗二首》P71,岁寒三友P104-106
2、古文:本册古文相对较多,对重点篇目的经典句子能在意译的基础上背诵,并能知道由文章而形成的成语。
本册要求背诵掌握的古文:《东施效颦》P15,《学奕》P46
3、语文天地中出现的名言名句。
检测方式:
1、默写古诗或者补充诗句。
2、诗句连线。
3、古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,如古诗中特别能表现诗人品格的词语或者诗句。
4、关注古诗课后习题,揣摩作者创作古诗的角度和意图。
五、阅读
(一)课内阅读
1、落实背诵和默写。
2、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。
3、充分利用教材。
(二)课外阅读
1、重视课外阅读。
2、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。
(1)重视默读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。
(2)能联系上下文推测并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,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。
(3)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。
(4)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,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。
(5)阅读说明性文章,能快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,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。
?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:时间顺序、空间顺序、逻辑顺序。
? 常用说明方法主要有:下定义、分类别、列数字、举例子、打比方、作比较、引资料、画图表。
方法
? 一标(标段)
? 二读(快速阅读全文三遍,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)
? 三审(明确所问,辨清题型)
? 四写
? 五检查
评论